国产av综合影院,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高潮迭起av乳颜射后入

五行連環(huán)拳

這是在五行拳基礎(chǔ)上構(gòu)成的一個套路,結(jié)構(gòu)短小緊湊,往返 內(nèi)容相同,打起來生動活潑,是形意拳中一個基本套路,流行面

很廣。

五行連環(huán)拳動作名稱
1預備勢2進步右崩拳3退步左崩拳(青龍出水)4順步右崩拳(黑虎出洞) 5?退步抱拳(白鶴亮翅)6進步炮拳7退步左劈掌8拗步右鉆拳

9?跳步雙劈掌(貍貓上樹)10進步右崩拳11回身勢(貍貓倒上樹)12收勢

五行連環(huán)拳動作說明1預備勢

開始姿勢完全同三體式,可參閱三體式說明(圖2-52)。2進步右崩拳

兩掌變?nèi)站o,然后左腳前進一步,右腳隨之跟步,重心仍 坐在右腿;前腳跟與后腳跟相對,兩腳距離約20 ~ 30厘米,同時,右拳順著左臂方向直向前打出,拳眼向上,拳面微向前傾, 左拳撤至腰部左側(cè),拳心向上,眼看右拳(圖2-53)。

圖片1

圖 2-52 圖 2-53

要點:左腳前進落地與右拳打出務(wù)要整齊一致,抬腳不要 過高,身體要平穩(wěn),腰要塌住。


  1. 退步左崩拳(青龍出水)


左腳、右拳不動,右腳向后撤半步,然后左腳再順著右腳方 向撤至右腳后方,兩腳交叉,左腳順,右腳橫,左腳跟微離地 面,成半蹲坐盤姿勢;左腳向后撤時,左拳同時向前打出,拳眼 向上,右拳同時撤至腰部右側(cè),拳心向上,眼看左拳(圖2- 54, 55).

要點:退右腳時身體不動,右肩也不可隨著向后扭轉(zhuǎn),左 腳后撤時先用力以腳跟觸地,再離開地面;兩腿膝部要靠緊 (左膝抵住右膝窩),左腳后撤與左拳前打、右拳回撤,務(wù)要整 齊一致。

圖片2

  1. 順步右崩拳(黑虎出洞)


右腳向前進一步,左腳隨之跟步,同時右拳順著右腳方向直 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與胸平,左拳撤至腰部左側(cè),拳心向上, 成右拳右腳在前的順步崩拳姿勢;眼看右拳(圖2-56)。

要點:右腳前進與右拳打出,務(wù)要整齊一致,兩肩向下 沉,左前臂與左肋部要靠緊,頭要頂,腰要塌。

  1. 退步抱拳(白鶴亮翅)


左腳向后撤半步(略偏向左),同時右臂屈肘,右拳貼近腹 部由上向下插,拳心向上,左拳置于右拳下方,拳心向下(圖2 -57)。

身體右轉(zhuǎn),同時兩手上舉(右拳左掌),經(jīng)頭部前上方分 開,再由兩側(cè)下落劃一立圓,收到腹前,右拳落在左掌掌心內(nèi), 同時右腳撤到左腳前方;眼看前方(圖2-58、59)。

要點:①右拳向下插與左腳向后撤動作要整齊一致,兩臂與腹部要靠緊,兩肩要盡力向下沉勁。②兩臂分開時與轉(zhuǎn)腰同時 進行,眼要隨著看右拳。右拳下落和右腳撤回要一致。頭要頂, 肩要沉,腰要塌,兩前臂要緊靠腹部,不可離開,氣要向下沉。

圖片3圖片4

  1. 進步炮拳


右腳向前邁進一步(略偏向右),左腳向前跟步,同時左掌 變?nèi)蚯按虺觯胰?jīng)胸前起鉆翻轉(zhuǎn)上架,停于頭部右上方,成 右腳左拳在前的拗步姿勢,眼看左拳(圖2-60)。

圖片5

要點:右腳前進落地時,要與左拳的打出整齊一致;右拳 上起時,拳心要隨著身體轉(zhuǎn)動由里轉(zhuǎn)向前方,先向上鉆,再向外 翻轉(zhuǎn),不要橫著向上架,肩要沉,腰要塌。

  1. 退步左劈掌


右拳向體前下落,拳心向上,左拳收回停于腰部左側(cè),拳心 向上,右腳隨之向后撤一步;眼看右拳。

左拳經(jīng)右前臂上方前伸同時翻轉(zhuǎn)變掌下劈,右拳在左拳翻轉(zhuǎn) 變掌時,也變掌向下按,停于腹部前方,眼看左掌(圖2-61、 62)。

要落時,前臂要向里裹勁,左臂前伸時拳心先轉(zhuǎn)向上再變掌翻轉(zhuǎn)。 要沉肩墜肘,兩臂不要伸直。

圖片6

  1. 拗步右鉆拳


前勢稍停,右腳不動,身體向右轉(zhuǎn),兩掌隨之由身體左側(cè)下 落變?nèi)?,收回腹前,拳心均向上,兩前臂抱于腹部兩?cè),同時左 腳收回,懸空靠在右踝關(guān)節(jié)處,眼看前方(圖2-63)。

身體左轉(zhuǎn),左拳由胸前向上鉆出,然后左腳前進一步,右腳 也隨之跟進半步;同時右拳順著左前臂上方鉆出,高與鼻尖平, 左拳向內(nèi)翻轉(zhuǎn),撤回腹部左側(cè),拳心向下,眼看右拳(圖2- 64) 0

要點:①兩掌變?nèi)栈睾妥竽_收回要動作整齊一致;②右 拳向上鉆出和左腳進步落地也要完整協(xié)調(diào),腰要塌,頭要頂。

  1. 跳步雙劈掌(貍貓上樹)


兩手不動,左腳直向前墊 步,膝部微屈,右腿隨之向上 提起,腳尖向上勾住,然后右 腳腳跟用力向前、向下橫踩落 地,左腳隨之跟進半步,腳跟 離地,成前腳(右腳)橫、

后腳(左腳)順的半坐盤步;

同時左拳順著右臂內(nèi)側(cè)上伸翻 轉(zhuǎn)變掌向前、向下劈,前手高 不過口,右拳變掌撤至腹前;

眼看左掌食指尖(圖2?- 65、66, 67)0

圖片8圖片9

要點:右腿提起前蹬時,左腿不可伸直,并要保持平衡穩(wěn) 定,右腳落地要與左掌前劈動作完整一致;兩腿交叉坐盤時,后膝要與前膝窩抵緊,頭要頂,肩要沉,腰要塌。

10.進步右崩拳

兩掌變?nèi)?,右腳先向前墊步,然后左腳再向前進一步,右腳 隨之跟進半步,重心仍在后腿,同時右拳順著左臂直向前打出 (拳眼向上),左拳撤至左腰側(cè)(拳心向上),眼看右拳(圖2- 68)。

要點:右腳向前墊步時,身體姿勢不變,左腳進步要遠、 穩(wěn)、快,身體不要忽高忽低,要保持平衡。

11?回身勢(貍貓倒上樹)

左腳向里扣步,以右腳掌為軸,身體向右后轉(zhuǎn)18〇度;同時 右拳屈肘收回腰部右側(cè)(拳心向上),重心偏于左腿,眼平看前 方(圖 2-69)。

右拳經(jīng)胸前和下額前向上、向前鉆出,高與鼻尖齊平,右腿 向上提起,腳尖向上勾,然后右腳腳跟用力向前、向下踩,橫腳落地,左腳也隨之跟進半步,腳跟離地,左腿膝部與前膝窩抵 緊;成前腳橫、后腳順的半坐盤步;同時,左拳順著右臂內(nèi)側(cè)上 伸,翻轉(zhuǎn)變掌向前、向下劈,前手高不過口,右拳變掌撤至腹 前,眼看左掌食指尖(圖2-70、71)。

圖片1圖片2圖片3

 

要點:轉(zhuǎn)身速度要快,身體不可忽起忽落;右腳提起向前 蹬時,左腿不可伸直,并保持平衡穩(wěn)定;右腳落地要與左掌前 劈、右手回撤完整一致,兩腿交叉半蹲時,后膝要與前膝窩抵 緊,頭要頂,肩要沉,腰要塌。

以上是連環(huán)拳單行動作說明,如果繼續(xù)向原來方向返回時, 仍是墊前腳(右腳)進左步打右崩拳,再接青龍出水式、黑虎 出洞式、白鶴亮翅等。與上述動作完全相同,唯進行方向相反, 請參閱前面說明。

  1. 收勢


往返打到原來起勢的位置,回身后做收勢,動作與五行拳的 崩拳收式完全相同,請參閱第二節(jié)中崩拳收勢動作圖片及說明。

五行連環(huán)拳的學練提示:

連環(huán)拳是在五行拳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編而成的套路,要想練好連環(huán) 拳,首先將五行拳練好,再練連環(huán)拳就容易得多了。

  1. 進行五行連環(huán)拳練習時,首先注意五行拳動作的規(guī)范 性,然后將五行拳的規(guī)范動作融入至連環(huán)拳動作練習中。

  2. 練習過程中,注意出現(xiàn)的新動作,要反復練習。熟練 后,注意對整套動作節(jié)奏的處理,要快慢相間。

  3. 在動作練習中,注意動作的勁力要充足,尤其形意拳 的整勁在動作中要有充分的體現(xiàn)。但是,該緩沖的地方,一定要 調(diào)整好。

  4. 注意形意拳的意、氣、力與動作的配合要協(xié)調(diào),練習 后要累而不喘。


—、十二形

十二形拳是在吸取各種動物的動作特長的基礎(chǔ)上組成的一系 列基本拳法,套路短小活潑,鍛煉全面,是掌握形意拳要領(lǐng)、提 高身體素質(zhì)的有效手段。十二形是在發(fā)展中逐步充實、豐富起來 的。形意拳象形取意,重點在取意。形象服務(wù)于拳法,拳法結(jié)合形 象,形是體,拳是用。不可片面地追求形象逼真,使得本末倒置。

十二形動作名稱

 

(一)龍形

  1. 預備勢

  2. 龍形右落勢

  3. 龍形左起落勢

  4. 龍形右起落勢

  5. 起身跳步雙劈掌

  6. 進步右崩拳

  7. 回身勢

  8. 龍形左落勢

  9. 龍形右起落勢

  10. 起身跳步雙劈掌

  11. 進步右崩拳

  12. 回身勢

  13. 龍形左落勢

  14. 龍形右起落勢


15.收勢 (二)虎形

  1. 預備勢

  2. 虎形左勢

  3. 虎形右勢

  4. 虎形左勢

  5. 虎形右勢

  6. 回身勢

  7. 虎形左勢


 



























































8.虎形右勢6.回身勢
9.收勢7.鼉形左勢
(三)猴形8.鼉形右勢
1.預備勢9.收勢
2.左轉(zhuǎn)身猿猴掛印勢(六)雞形
3.猿猴叨繩勢1.預備勢
4.猿猴爬竿勢2?縱步前穿掌(金雞獨立)
5.右轉(zhuǎn)身猿猴掛印勢3?縱步前穿掌(金雞獨立)
6.猿猴叼繩勢4.縱步金雞獨立
7.猿猴爬竿勢5.進步右崩拳(金雞食米)
8.左轉(zhuǎn)身猿猴掛印勢6?轉(zhuǎn)身左撐掌(金雞抖翎)
9.猿猴叼繩勢7.獨立下插掌(金雞上架)
10.猿猴爬竿勢8.進步右挑掌(金雞報曉)
11.收勢9.進步左劈掌

四) 馬形

  1. 預備勢

  2. 馬形右勢

  3. 馬形左勢

  4. 回身勢

  5. 馬形左勢

  6. 馬形右勢

  7. 收勢


(五) 鼉形

  1. 預備勢

  2. 鼉形左勢

  3. 鼉形右勢

  4. 鼉形左勢 ? ?1進步右劈掌



  1. 獨立左劈掌(金雞獨立)

  2. 進步右崩拳(金雞食米)

  3. 轉(zhuǎn)身左撐掌(金雞抖翎)

  4. 獨立下插掌(金雞上架)

  5. 進步右挑掌(金雞報曉)

  6. 進步左劈掌

  7. 收勢 (七)鷂形

  8. 預備勢

  9. 鶴子束身勢

  10. 鷂子入林勢

  11. 鶴子鉆天勢


鶴子翻身勢



























































































6.鷂子束身勢4.蛇形右勢
7.鶴子人林勢5.回身勢
8.鷂子鉆天勢6.蛇形左勢
9.鶴子翻身勢7.蛇形右勢
10?收勢8.收勢
(八)燕形(十)鳥臺形
1.預備勢1.預備勢
2.燕子抄水勢2.駘形左勢
3.進步右崩拳3.駘形右勢
4.左劈掌4.回身勢
5.回身勢5.收勢
6.進步左劈掌(十一~十二)鷹形熊形合演
7.燕子抄水勢1.預備勢
8.進步右崩掌2.右鷹形落勢
9.左劈掌3.右熊形起勢
10.回身勢4.左鷹形落勢
11.進步左劈掌5.左熊形起勢
12.收勢6.右鷹形落勢
(九)蛇形7.回身勢
1.預備勢8.右鷹形落勢
2.蛇形右勢9.收勢
3.蛇形左勢

十二形動作說明

(一)龍形

龍是傳說中的神物,升天入海,變化莫測。十二形以龍形為 首,主要鍛煉身法的起落,手法的屈伸,步法的跳躍轉(zhuǎn)換。要求形意豢 起如“伏龍升天”,落如“蟄龍翻浪”。

龍形練習時一起一落,沿直線伸縮往來,跳起時要求兩腳高 騰,落地后要求下肢盤坐收縮.,身體貼近地面。身法要靈活矯 捷,凡擰腰、折身、縱落起伏皆要輕靈不滯。手法起鉆落翻,擰 裹不懈。

  1. 預備勢


同三體勢(圖3-1)。

  1. 龍形右落勢


兩掌變?nèi)ㄗ笳齐S落隨握拳);左拳由體前向下落,經(jīng)腹 部、胸部貼近下頦處向上、向前伸鉆,拳心向內(nèi),高與鼻尖齊 平;右拳隨即順著左臂內(nèi)側(cè)向上伸出,伸到兩拳接近時,迅速向 內(nèi)翻轉(zhuǎn)變掌向體前下按(距地面約20?30厘米);左掌撤至左 跨旁,臂成弧形;兩掌下按的同時,身體向左轉(zhuǎn),左腳以腳尖為 軸向外撇,右腳扭直,腳跟離地,身體略向前俯,成全蹲坐盤姿 勢,兩掌掌心均向下,眼看右掌(圖3-2)。圖片4

要點:身體下蹲和兩掌向下按的動作,速度要快,要整齊 一致;臀部要接近后腳跟,腰要塌,頭要頂。

19龍形左起落勢

兩掌變?nèi)ㄓ艺齐S收隨握拳),右拳由體前收回,經(jīng)腹部、 胸部貼近下頦處向上、向前伸鉆,拳心向內(nèi),高與鼻尖齊平;同 時身體向上躍起,兩腳用力蹬地,兩腳在空中換成右前左后的交 叉步,左拳隨即順著右臂內(nèi)側(cè)向上伸出,至兩拳接近時,迅速向 內(nèi)翻轉(zhuǎn)變掌向體前下按(距地面約20 ~30厘米),右掌撤至右 胯旁;臂成弧形;兩掌向下按的同時,身體右轉(zhuǎn)猛向下蹲,成全 蹲坐盤姿勢,右腳尖外撇,左腳腳跟離地,兩掌掌心均向下,身 體略向前俯;眼看左掌(圖3-3、4)。

圖片5

要點:身體上縱時,要與兩臂上伸動作一致,下落時要和 兩掌下按動作整齊一致;兩腳須在空中交換,速度要快。

20.龍形右起落勢

動作與3相同,唯左右相反(圖3-5、6)。 要點:與左起落勢相同。

 

圖片6

 

21.起身跳步雙劈掌

兩掌變?nèi)ㄓ艺齐S起隨握拳),右拳由體前收回,經(jīng)腹部、 胸部貼近下額處向上、向前伸鉆,拳心向內(nèi),高與鼻尖齊平;左 拳置于左腰側(cè);同時左腳向前墊步,身體直起,右腿隨即屈膝高 提,腳尖上翹,然后左腳向前縱跳一步(單腿跳),隨之右腳前 踩(橫著腳)落地,成右前左后的交叉半蹲歇步,同時左拳順 著右臂內(nèi)側(cè)向上伸出,到兩拳接近時,迅速內(nèi)翻變掌前按,高與 肩齊,右掌撤至腹前;眼看左手食指(圖3-7、8)。

要點:右拳向上伸鉆要與左腳縱跳動作一致;右腳向前踩 時腳跟用力,要和左掌前按下落一致,須完整協(xié)調(diào)。

圖片7

 

 

22進步右崩拳

 

兩掌握拳,右腳向前墊步,然后左腳邁進一步,右腳隨之跟 進半步,同時右拳直向前打出(崩拳),眼看右拳(圖3-9)。

 

 

圖片8

  1. 回身勢


接上勢,右拳撤回右腰側(cè)(拳心向上),左腳向回扣,用右 腳掌作軸,身體向右后轉(zhuǎn)180度,然后右拳經(jīng)胸前由下頦處向前 上方伸出;同時右腿屈膝上提,腳尖上翹,左腿微屈;眼看右拳 (圖 3-10、11)。

  1. 龍形左落勢


右腳橫著向下落。身體速向下蹲,左腳扭直,腳跟離地;同 時左拳經(jīng)右臂內(nèi)側(cè)上伸,伸到兩拳靠近時迅速變掌翻轉(zhuǎn)直向體前 下按(距地面約20 - 40厘米),右掌撤到右胯旁,臂成弧形, 兩掌心均向下,兩掌下按和下蹲的同時,身體向右轉(zhuǎn),成全蹲坐

  1. 龍形右起落勢


兩掌變?nèi)?,左拳由體前收經(jīng)胸前貼近下額處向上伸鉆,高與

鼻尖齊平,同時身體向上躍起,兩腳用力蹬地,兩腳在空中換成 交叉步(左腳在前,右腳在 后),同時右拳順著左臂內(nèi)側(cè) 向上伸,伸到兩拳靠近時,迅 速變掌翻轉(zhuǎn)下按,左掌撤到左 跨旁,右掌直向體前下按 (距地面約20~40厘米),身 體左轉(zhuǎn)下落成全蹲坐盤姿勢,

兩掌心均向下;眼看右掌 (圖 3-13)。

圖片9

 

 

  1. 起身跳步雙劈掌


動作和要點與5完全相 同,唯進行方向相反。

  1. 進步右崩拳


與6完全相同,唯進行方向相反。

  1. 回身勢


與7完全相同,唯進行方向相反。

  1. 龍形左落勢


與8完全相同,唯進行方向相反。

  1. 龍形右起落勢


與9完全相同,唯進行方向相反。如此銜接,反復操練,數(shù) 量多少,依身體情況增減。

  1. 收勢


打到原起勢位置,打出左勢之后,身體上起,左腳扭直,右 腳外撇,同時左掌由右掌下面向前穿出,右掌撤到腹前,眼看左 手,成三體勢姿勢(如預備勢),然后再收左腳、左掌,成立正 姿勢。

用法:(1)(龍形右落勢):假設(shè)對方右腿在前以右拳向 我面部擊來,我以左鉆拳承接對方右拳并翻轉(zhuǎn)下采其右臂,同 時,用右掌向其面(胸等)部擊去,若對方順勢后退,我則左 手松開其右臂下蹲,順勢向下抄其右腿,將其送出。

  1. (起身跳步雙劈掌)假設(shè)對方以左拳向我胸部擊來,我 右鉆拳截住對方左臂順勢旋臂下采,同時,以右腿擊頂對方胸 部,若對方回撤,我則右腳向?qū)Ψ接婀遣忍?,左掌向?qū)Ψ叫夭?劈打。


龍形的學練提示:

  1. 龍形中出現(xiàn)了新的步型:歇步、換跳步。我們在練習 龍形之前,首先將步型練規(guī)范并且熟練,步法清晰。手法練習 時,注意兩手的協(xié)調(diào)性,注意拳從口出。

  2. 當步法、手法練習較熟練后,進行步法、手法的協(xié)調(diào) 配合練習。練習中,尤其注意換跳步時的手腳配合,兩腿蹬地要 充分。

  3. 進行上下肢的配合練習時,注意動作節(jié)奏的處理,并 且動作要協(xié)調(diào)完整,勁力充足。

  4. 練習中,注重動作與攻防意識的協(xié)調(diào)配合。


(二)虎形

虎形動作主要是模仿虎的威嚴姿態(tài)和它縱山跳澗、勇猛撲食 的特點。在動作中兩腿左右輪換向后蹬勁,身體要始終保持平 .

穩(wěn)?;⑿尾椒ê臀逍腥呐谌囝愃疲诺靡煲h,落步要穩(wěn) 定不搖,抬腳不要過高,行進路線是沿波浪形斜向前進。

虎形對上肢的要求是:兩掌同時向前、向下,與身體的發(fā)勁 結(jié)合一致;肘部和肋部相互摩擦靠緊;兩拳先貼近胸部向上鉆, 再猛

烈向外翻轉(zhuǎn)劈按,動作近似劈拳,但不盡一致,以翻掌向下 撲按為主,拳術(shù)中專門稱為“虎撲”。以體現(xiàn)出虎有撲食之勇的 特長,加強對臂、胸、背各部肌肉的鍛煉。

  1. 預備勢


同三體勢(圖3-14)。

 

圖片10

31.虎形左勢

左腳向前墊半步,左掌隨之略向前引伸,掌心翻轉(zhuǎn)向右,指 尖向前;同時右掌由體前直向前伸,掌心向左,指尖向前,兩掌 掌心斜相對;眼看前掌(圖3-15)。

右腳繼續(xù)向前進一大步,左腿隨之跟在右腿內(nèi)側(cè),左腳離地 靠在右踝關(guān)節(jié)處,腳尖翅起,兩腿屈膝半蹲成右獨立步;同時兩 掌變?nèi)审w前撤至腰部兩側(cè),兩拳拳心均向上;眼看左前方 (圖 3-16)0

左腳向左前方斜進一步,右腳也隨之跟進半步,兩腳跟前后 相對,距離約20 ~40厘米,體重偏于右腿,成左虛步,同時兩 拳順著胸部向上伸,拳心向里,伸到口前猛然向里翻轉(zhuǎn)變掌,向 前按出,高與胸齊,掌心向前,兩掌虎口相對;眼看左掌食指尖 (圖 3-17)0

圖片12

 

 

要點:①左腳向前墊步,要與右掌前伸一致,左腳落地不 停,即刻用力蹬地進右步,速度要快,中間不停,身體保持平 穩(wěn)。②右腳向前進步要與兩掌撤回的動作同時,不可有先后;撤 回后兩前臂要靠緊兩肋,不可向外張,左腳要貼住右踝關(guān)節(jié),腳 掌不可觸及地面,身體要穩(wěn)定,腰要塌,頭要頂。③左腳前進要 和兩掌翻轉(zhuǎn)前按動作整齊一致;兩掌在前按之前,要向上鉆、貼 近胸部到口前,兩掌再速向前按出,要走一弧線,不可直向外 推;按出后要沉肩,墜肘,塌腰,豎頸,兩膝微向里扣。

32.虎形右勢

左腳向前墊步,右腳隨之跟到左踝關(guān)節(jié)處,兩腿靠緊,右腳 離地,腳尖上翹,兩腿屈膝半蹲,成左獨立步;同時兩掌變?nèi)?至腰部兩側(cè),拳心向上,兩前臂與腰部靠緊;眼看右前方(圖3 -18) 。

右腳向右前方斜進一步,左腳隨之跟進半步,兩腳跟前后相 對距離約20 ~40厘米,體重偏于左腿,成右虛步,同時兩拳順 著胸部向上伸,拳心向里,伸到口前猛然向里翻轉(zhuǎn)變掌向前按 出,高與胸齊,掌心向前,兩掌虎口相對;眼看左手食指尖 (圖 3-19)0

 

圖片13

 

要點:①左腳向前墊步,要與右掌前伸一致,左腳落地不 停,即刻用力蹬地進右步,速度要快,中間不停,身體保持平 穩(wěn)。②右腳向前進步要與兩掌撤回的動作同時,不可有先后;撤 回后兩前臂要靠緊兩肋,不可向外張,左腳要貼住右踝關(guān)節(jié),腳 掌不可觸及地面,身體要穩(wěn)定,腰要塌,頭要頂。③左腳前進要 和兩掌翻轉(zhuǎn)前按動作整齊一致;兩掌在前按之前,要向上鉆、貼 近胸部到口前,兩掌再速向前按出,要走一弧線,不可直向外 推;按出后要沉肩,墜肘,塌腰,豎頸,兩膝微向里扣。

30厘米)扣步落地,隨之左腳提起停在右踝關(guān)節(jié)處, 兩腿緊靠,腳尖上翹,眼看左前方(圖3-20)。

要點:轉(zhuǎn)身時速度要快,右腳落地位置不要離左腳太遠, 在右腳將要落地時,左腳即行提起,身體保持平衡穩(wěn)定,不可忽 起忽落,腰要塌,頭要頂,兩前臂要靠緊兩腰側(cè)。

33.虎形左勢

動作及要點與前左勢相同,唯方向相反(圖3-21)。

34.虎形右勢

動作和要點與前右勢完全相同,唯方向相反(參閱圖3-16、 17)。

上述動作往返次數(shù)多少,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和場地等條件自行掌 握,必須打出右勢(右腳在前)后再回身。

 

圖片14

35.收勢

打到原來起勢位置,轉(zhuǎn)身打出左勢之后,將左腳收回靠攏右 腳,兩掌由胸前下垂于身體兩側(cè),成立正姿勢。

用法:(1)假設(shè)對方以右拳向我下顎處打來,我向左側(cè) 上步,避開對方正面來勢,上右步,踏入對方中門,兩臂內(nèi)旋將 對方撲出。

(2)假設(shè)對方以右拳向我胸部打來,我右手接住對方右臂 順勢外擰回帶,當對方向左轉(zhuǎn)身時,我向?qū)Ψ接覀?cè)撲打。

虎形的學練提示:

  1. 虎形的步法同炮拳的步法相似,我們在練習虎形的步 法時,注意要將自己的重心完全過度到支撐腿后,斂臀蹬后腿上 步。手法練習時,要練出老虎撲食之意。

  2. 手法、步法練習較熟練后,再進行上下肢的配合練習。 注意上下肢要同時完成一個動作,并且動作要協(xié)調(diào)完整。


注意意、氣配合練習時,撲出的動作與呼氣的動作同。

時進行。

(三)猴形

猴形是十二形拳中比較靈活的一形,內(nèi)容結(jié)構(gòu)中穿插了很多 體現(xiàn)猴子輕巧靈活、閃展騰挪等特點的動作。包括有左右旋轉(zhuǎn)、 前進后退、縱跳伸縮,運動量較大。練習時既要求快速有力,又 要求穩(wěn)定沉著,既要靈活敏捷,又要完整連貫,切忌輕浮無力和 左右偏倚的現(xiàn)象。

這趟拳的練法縱橫交錯,有的走四個斜角,也有的走六個斜 角。動作左右反復,但行進方向、角度不同。為學習方便,在說 明中假定面東背西起勢,按固定方向分成六段敘述(見路線示 意圖),以便于初學者模仿練習,動作熟練以后,可以靈活運 用,不必受此局限。

路線圖:

 

 

圖片15

 

預備勢

同三體勢(圖3-22)。

左轉(zhuǎn)身猿猴掛印勢

身體速向右轉(zhuǎn),左掌向下向里收到胸前,掌心轉(zhuǎn)向上,同時 左腳也隨之撤至右腳內(nèi)側(cè),微停,身體又速向左轉(zhuǎn),左腳速向前 邁一步,腳尖外撇(擺步),左掌同時內(nèi)旋向外翻轉(zhuǎn),橫向外 推,高與肩平,小指側(cè)向上,掌心向外;眼看左掌(圖3-23)。

圖片16

 

 

體重移于左腿,身體繼續(xù)向左轉(zhuǎn)動,右腳向左腳內(nèi)側(cè)扣步, 成八字形,然后左腳再順右腳腳跟方向(東南)后撤一大步, 同時右掌由左掌背面前伸,高與眼平,左掌撤至腹前,兩掌掌心 均向下,重心偏重于右腿,眼看右掌(圖3-24、25)。

要點:①左掌收回和翻轉(zhuǎn)外推時,要和左腳的收回外擺的 動作整齊一致,眼神要隨著身體轉(zhuǎn)動。②扣右腳時,要盡力向左 轉(zhuǎn)腰,左腳后撤和右掌前伸要一致。

圖片17

 

猿猴叼繩勢

右腳速向后撤半步,腳掌著地,膝部微屈;重心在左腿,成 右虛步,同時右掌屈肘收回襠前,左掌順右肩方向前探,高與肩 平,掌心向下;眼看前方(圖3-26)。

要點:右腳向后撤時,身體盡力向后縮,腰要塌,頸要

挺。

猿猴爬竿勢

右腳向前墊步,同時右掌由左掌下面向前伸出,高與眼平; 左掌撤至腹前,兩掌掌心均向下;眼看右掌(圖3-27)。

左腳再前進一步,落腳后不停,繼續(xù)用左腳蹬地盡力向前跳 一不,同時右腳提起;在跳步同時,左掌順著右掌上面速向前、 向上伸出,高與眼平;右掌撤至腹前,兩掌掌心均向下,眼看左 掌(圖3-28)。

右腳盡力向前邁一步,左腳也隨之向前跟進半步,同時右掌。

由左掌上面向前伸出,高與眼平,左掌撤至腹前,兩掌掌心均向 下;眼看右掌(圖3-29)。

 

 

圖片20 圖片18 圖片19

 

要點:整個動作要連貫,中間不停,進步、出掌速度都要 快;跳步要遠,要穩(wěn);左腳跳步時,要與左掌向前伸出的動作整

齊一致;落步要穩(wěn)健,眼神要隨著兩掌的伸縮交替看左右手 (假設(shè)面向東起勢,本段爬竿跳步方向為西北角)。

第二段

右轉(zhuǎn)身猿猴掛印勢

身體速向左轉(zhuǎn),右掌由上向下、向里收到胸前,掌心轉(zhuǎn)向 上;同時右腳隨之撤至左腳內(nèi)側(cè),微停,身體又速向右轉(zhuǎn),右腳 速向右前方邁一步,腳尖外撇(擺步),右掌也同時內(nèi)旋,向外 翻轉(zhuǎn),橫向外推,高與肩平,小指側(cè)向上,掌心向外;眼看右掌 (圖 3-30)。

體重移于右腿,身體繼續(xù)向右轉(zhuǎn)動,左腳向右腳內(nèi)側(cè)扣步, 成八字形然后右腳再順左腳腳跟方向(西北)撤一大步,同時 左掌由右掌背上面伸出,高與眼平,右掌撤至腹前,兩掌掌心均 向下,重心偏重于左腿;眼看左掌(圖3-31、32)。

圖片21圖片22

要點:①右掌收回和翻轉(zhuǎn)外推,要和右腳的收回向外擺動 整齊一致,身體和眼神在轉(zhuǎn)動過程中要協(xié)調(diào)一致。②扣步時要盡 力向右轉(zhuǎn)腰。

猿猴叼繩勢

左腳速向后撤半步,腳掌著地,膝部彎屈,重心在右腿,成 左虛步;同時左掌屈肘收至襠前,右掌順左肩方向前探,高與肩 平,掌心向下;眼看前方(圖3-33)。要點:撤左步時,要盡力向后縮身,腰要塌,頸要挺。圖片23

 

猿猴爬竿勢

左腳向前進半步,同時左掌由右掌下面向前伸出,高與眼 平,右掌撤至腹前,兩掌掌心均向下,眼看左掌(圖3-34)。

右腳再前進一步;落地后不停,繼續(xù)用右腳蹬地盡力向前跳 一步,同時左腿懸空提起;在跳步的同時,右掌順左掌上面速向 前、向上伸出,高與眼平,左掌撤至腹前,兩掌掌心均向下;眼看右掌(圖3-35)。

左腳盡力向前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同時左掌由右掌 上面向前伸出,高與眼平,右掌撤至腹前,兩掌掌心均向下;眼 看左掌(圖3-36)。

 

 

圖片25 圖片26 圖片24

要點:整個動作要連 貫,中間不停,進步、出掌 動作都要快;跳步要遠,要 穩(wěn);右腳跳步時,要和右掌 向前伸出的動作整齊一致; 落步后要穩(wěn)健,眼神要隨著 兩掌伸縮交替看左右手(本 段爬竿跳步方向為東南角)。

第三段

左轉(zhuǎn)身猿猴掛印勢

身體速向右轉(zhuǎn),左掌向下、向里收到胸前,掌心轉(zhuǎn)向上;同 時左腳隨之撤至右腳內(nèi)側(cè),微停,身體又向左轉(zhuǎn),左腳速向前邁 一步,腳尖外撇(擺步),左掌同時向外翻轉(zhuǎn),橫向外推,高與 肩平,小指側(cè)向上,掌心向外;眼看左掌。此勢與第一段左轉(zhuǎn)身 猿猴掛印勢相同(圖3-37),唯方向不同。

與第一段猿猴掛印勢動作相同(圖3-38、39),但撤步轉(zhuǎn) 身角度略大,面向西南。

 

圖片27

猿猴叼繩勢、10.猿猴爬竿勢

動作和要點完全與第一段4?相同,唯方向不同。本段叼繩 和爬竿跳步的方向是西南角(圖3-40)。

以下尚有第四、五、六段,與前面動作相同,唯第四段的跳

 

形意豢?步方向是東北角,第五段的跳步方向是原來起勢的位置(見路 線圖),動作過程請參閱前左右勢動作說明,這里不逐一介紹。 切記右手在前則向右轉(zhuǎn)身,左手在前則向左轉(zhuǎn)身。

圖片28

收勢

打到第五段右手在前時(接近原來位置),再向右轉(zhuǎn)身接第 六段,做到叼繩姿勢(右手在上,左腳在前,如圖3-33),然 后將左掌經(jīng)胸前伸出,右掌落到腹前;同時左腳前移,成“三 體勢”姿勢(參見圖3-22)。上勢略停,再收回左腳,兩手垂 于身體兩側(cè),成立正姿勢。

用法:

猿猴掛?。杭僭O(shè)對方從我左后面以左拳向我頭部橫擊過來, 我速擺腳回身,左手接住對方手臂,順勢外旋手臂捋住對方手 臂;同時,擺左腳回身,右手向?qū)Ψ阶蠛蠹鐡羧ァ?br />
猿猴爬竿勢:假設(shè)對方右拳向我胸部擊來,我用右手順勢下 采對方右臂,左手向其面部撲去,右腳向?qū)Ψ叫馗共坎忍ぁ?br />
猴形的學練提示:

猴形的運動路線較復雜,所以猴形練習時,首先先了 解猴形的運動路線、運動方向,注意猴形的練習方向要明確,運 動路線要準確。

猴形的手法練習時要清楚,因為猴形中手法較多,尤 其在做猿猴掛印、猿猴爬竿時手法一定要清晰,腿法上的方法要 正確。

上下肢配合要協(xié)調(diào),不能出現(xiàn)上慢下快,或上快下慢 的現(xiàn)象。

猴形練習時,練習節(jié)奏要明顯,突出猴形中的竄蹦跳 躍等輕靈的特點。

 

(四)馬形

在形意拳理論中,稱馬有 出表現(xiàn)馬在奔騰中前沖之特點“疾蹄之功”,故此形的內(nèi)容,突 馬形左右勢都是兩臂擰轉(zhuǎn)著向前沖撞,在步法中,要求后腿 用力遠蹬,兩腿站立牢固, 上下整齊如一,以顯示此形 堅強有力的特征。馬形沿直 線行進。

預備勢

同三體勢(圖3_41)。

圖片29

 

馬形右勢

左腳向前墊步,同時兩 掌變?nèi)笕D(zhuǎn),拳心向 上,重心偏重于左腿(圖3-42);略停,右腳向前盡力邁一步,左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 偏于左腿;同時,右拳翻轉(zhuǎn),拳心向上,順左臂下面向前伸出, 高與肩平;兩拳在接近時,同時向內(nèi)翻轉(zhuǎn),拳心向下,左拳撤至 右肘內(nèi)側(cè),兩臂均成弧形,眼看右拳(圖3-43)。

圖片30

要點:右拳向前伸出時,要盡力向前推(沖勁),左拳盡 力向后拉,以增加前拳的力量;左腳跟步時,不要離前腳太近, 兩膝要略向里扣勁,腰要塌,頭要頂,肩要沉。

馬形左勢

右腳向前墊步,體重向前移;同時右拳翻轉(zhuǎn),拳心向上,左 拳撤至腹前,繼之左腳盡力前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 偏于右腿,同時左拳翻轉(zhuǎn);拳心向上,順著右拳下面向前伸出, 高與肩平,兩拳在接近時,同時向內(nèi)翻轉(zhuǎn),拳心向下,右拳撤至 左肘內(nèi)側(cè),兩臂均成弧形;眼看左拳(圖3-44、45)。

圖片31

回身勢

身體向右后約180度,左腳跟為軸,腳尖里扣;右腳隨之以 腳掌為軸扭直,再向前墊步,腳尖外撇;同時右拳下落,由腹前 經(jīng)胸前、下頦處向前上方鉆出,高與眼齊,拳心斜向內(nèi);左拳收 回腹前,拳心向下;眼看右拳(圖3 46)。

馬形左勢

與前馬形左勢完全相同,唯行進方向相反(圖3-47)。

馬形右勢

與前馬形右勢完全相同,唯行進方向相反(圖3 _46、47)。

 

圖片32

 

7.收勢

 

打到原來起勢位置后打出左勢再回身(回身勢參閱前回身 動作說明),回身之后,再打出左勢,停?。▍⒁妶D3-48、 49);將雙手及左腳收回,成立正姿勢。

圖片33

用法:假設(shè)對方右拳向我胸部擊來,我左手掛住對方右 手,同時,右拳擊打?qū)Ψ叫兀妫┎?,若對方向左閃開,隨后, 左拳向我肋部擊來,我則順勢右手向下捋帶對方手臂,以左拳向 對方擊打過去。

馬形的學練提示:

練習馬形時,步形一定要牢固,進行上步時前腿的膝 部不能軟,后腿的蹬勁要充足。步法同劈拳步法相同。

手法上,注意前后的對拉勁。在后手向前沖的同時, 前手臂沉肩墜肘向回收。

上下肢配合要協(xié)調(diào),以腰帶臂。

當動作趨于完成時,注意頭的虛領(lǐng)頂勁。

(五)鼉形

鼉?yōu)樗袆游?,形狀如似鱷魚、撕蜴,長>丈余,其甲如鎧, 古時的“黿、鼉、蛟龍”列為同類。它浮游水面既靈活又穩(wěn)定, 其勢搖膀活胯左右明撥,圓活不滯。此形練習時特別要求身法、 步法、手法。眼神上下協(xié)調(diào)一致,手、足、肩、胯各部都沒有僵 直或死板的現(xiàn)象,周身要活潑而富有彈性,尤其強調(diào)腰部的旋轉(zhuǎn) 動作,構(gòu)成全身運動中樞。動作連貫,力量渾厚,有翻江倒海之 力。

初學時,可以先慢而后快,由慢中打基礎(chǔ),再逐漸達到左右 旋轉(zhuǎn)連貫不停,處處以軀干帶動四肢向左右反復撥動外撐,既有 翻江撥水之力,又有輕浮水面之靈。鼉形動作沿“之”字形曲 線前進。

預備勢

同三體勢(圖3-50)。

鼉形左勢

身體向右轉(zhuǎn),不停,再向左轉(zhuǎn)身;左掌同時由前向下、向 里、向上翻轉(zhuǎn)(裹勁),至口前再變成俯掌,橫著向左前方撐出 去,高與口平,臂成弧形,掌心向下,左腳隨著左臂收回,即向 左前方邁出一步,右腳也隨著向前跟進,停在左腳內(nèi)側(cè),腳尖著 地;右掌心翻轉(zhuǎn)向上,停在腹前;眼看左掌(圖3-51)。

 

圖片34

要點:左腳與左掌動作要整齊一致;左掌向左前撐出時, 掌外緣用力,腰要塌,頭要頂。

鼉形右勢

上勢不停,右腳向右前方進一步,左腳隨之跟進,停在右腳 內(nèi)側(cè),腳尖著地;同時右掌經(jīng)胸前向上、向右翻轉(zhuǎn)(裹勁),至 口前變俯掌,橫著撐出去,高與口平,臂成弧形,掌心向下。左 掌隨著翻轉(zhuǎn)下落停在腹前,掌心向上;眼看右掌(圖3-52)。

要點:右腳前進落地,要和右掌撐出動作協(xié)調(diào)一致,不可分先后;右掌撐出時,掌外緣用力,腰要塌,頭要頂,左右勢轉(zhuǎn) 換要銜接不斷;兩臂擺動要連貫。

鼉形左勢

動作與要點同前左勢(參閱圖3-51)。

鼉形右勢

動作與要點同前右勢(參閱圖3-52)。

回身勢

打出右勢之后,不停,左腳似落不落,身體速向左后轉(zhuǎn),左 掌由腹前隨轉(zhuǎn)身向上、向左撐出,掌心向下,左腳向左后方落 地;右掌也隨之向下、向里經(jīng)胸前繼續(xù)向右前方翻轉(zhuǎn),變俯掌撐 出,高與口平,掌心向下;左掌在右掌翻轉(zhuǎn)撐出時,下落停在腹 前,掌心向上;右腳隨身體左后轉(zhuǎn)向右前邁一步,左腳隨跟至右 腳內(nèi)側(cè),腳尖著地;眼看右掌(圖3-53)。

圖片35

鼉形左勢

動作和要點同前左勢,唯方向相反(圖3-54)。

鼉形右勢

動作和要點同前右勢,唯方向相反(圖3-55)。

 

圖片36

收勢

打到原來位置時*仍向左轉(zhuǎn)身(參閱前回身勢圖及說明), 再打出左勢然后將右腳撤回一步,左掌經(jīng)體前落下,兩手垂于身 體兩側(cè),左腳撤回靠攏右腳,成立正姿勢。

用法:假設(shè)對方右拳向我左面部橫擊過來,我左手捋住對 方右手腕順勢外旋,將對方撥開或擒住,隨之右掌外旋,掌心向 上橫擊對方頸(肋)部,力點在掌外沿。

鼉形的學練提示:

鼉形的步法是新出現(xiàn)的步法,注意上步時,后腳蹬地

要充分,后腳跟進時,步法要輕靈。上步時要配合腰身的轉(zhuǎn)動進

行練習。

手法同樣與五行拳的手法不同,練習時一定要規(guī)范。

鼉形練習時,注意動作一定要以腰為軸,以腰帶動四 肢進行練習。

上下肢協(xié)調(diào)配合上,注意同時完成一個動作。

(六)雞形

雞形是一個組合套路,動作模仿雞的特長,內(nèi)容豐富,結(jié)構(gòu) 嚴密,過去形容此形有“獨立之能”、“食米之巧”、“抖翎之 威”、“爭斗之勇”。通過多種進退轉(zhuǎn)換的身法、步法、手法,鍛 煉全身的靈活性和完整性。如“金雞獨立”動作,既要求快速, 又要求穩(wěn)定,表現(xiàn)出扎實的下肢基本功;“金雞抖翎”一勢,要 求周身力量集中發(fā)出彈力和抖擻力量。其他如“金雞上架”、 “報曉”、“食米”等動作,都是借著伸縮,旋轉(zhuǎn),平衡,縱跳, 使身體的各個部位,各項素質(zhì)得到鍛煉。

雞形的運動量較大,鍛煉也比較全面,僅就掌法來說就有撐 掌、挑掌、壓掌、劈掌、穿掌、插掌等等。動作路線為直前行 進。

1.預備勢

同三體勢姿勢,唯身體略向前俯一些(圖3-56)。

2.縱步前穿掌(金雞獨立)

右掌由左掌下面向前穿出,高與胸齊,左掌撤至腰部左側(cè) (掌心向下);同時身體向下略蹲,左腳向前墊步,左腿屈膝前 弓,右腿膝部彎曲,右腳跟離地,上體略向前俯,眼看右手 (圖 3—57)。

 

圖片38

 

右腳盡力向前進一步,屈膝半蹲,左腿隨之跟到右腿內(nèi)側(cè), 左腳提起,腳尖上翹,緊靠在右踝關(guān)節(jié)處,成獨立步同時左掌由 右掌下面向前穿出,高與胸齊,右掌撤至腰部右側(cè)(掌心向 下),眼看左手(圖3-58)。

要點:兩腿前進時,身體不要過于前俯,縱步要選,要 穩(wěn),獨立時,腰要塌,頭要頂,精神要貫注。

3?縱步前穿掌(金雞獨立)

此動作名稱同2,但動作多有不同之處。2.的動作是由三體 勢進左腳,而此勢是由提步進左腳。其他動作完全相同(參閱 圖 3 -57、58)。

4.縱步金雞獨立

兩手不動,左腳先盡力進一步,然后右腳再前進一步,屈膝 半蹲,左腳仍跟到右腿內(nèi)側(cè),緊靠在右踝關(guān)節(jié)處,腳尖上翹,成 獨立步;眼仍看左手(參閱圖3-58)。

要點:第三個獨立勢中左右腳進步時,身體高矮不變,兩 腿要靠緊,要平衡穩(wěn)定,進步時速度要快,兩步要連貫緊密,腰 要塌,肩要松。

5?進步右崩拳(金雞食米)

左腳前進一步,右腳隨之靠近左腳跟,身體再略向下蹲;同 時右掌變?nèi)?,拳眼向上,向左掌下方打出,左掌扣住右手腕? 眼看右拳(圖3-59)。

 

 

圖片40

要點:前腳落地與右拳打出要整齊一致,速度要快,腰要 塌,頭要頂,右臂肘部要微屈,不要伸直。

6.轉(zhuǎn)身左撐掌(金雞抖翎)

身體右轉(zhuǎn)約90度,右腿向后退一步,左腿隨之稍向后撤, 兩腳均橫,成右重左輕的半馬步,同時左掌盡力向左下方撐開, 停于左膝旁(掌心向下),左臂成弧形;右拳屈肘撐到頭部右額 角前(拳心向外),眼看左掌(圖3-60)。

上勢略停,身體急向右轉(zhuǎn)約90度,左腿向后蹬勁,左掌繼 續(xù)向后撐勁,停在左胯旁,右拳位置不動;眼看前下方(圖3- 61)。

 

圖片41

 

要點:①左掌右拳分撐時,要與右腿后撤用勁整齊一致; 轉(zhuǎn)身時,腰部要用勁扭轉(zhuǎn),以保持身體的完整性;腰要塌,頸要 挺,胯要縮,動作速度要快。②向右轉(zhuǎn)身和左腿后蹬用勁要一 致,左腳跟不可離地。

7.獨立下插掌(金雞上架)

左腳向前進一步,屈膝半蹲,右腿隨之跟在左腿內(nèi)側(cè),右腳 靠緊左踝關(guān)節(jié)處,腳尖上翹,成左獨立步,同時右拳變掌經(jīng)胸前 (貼近身體)向左下方插下(掌心向外),左掌由左下方經(jīng)胸部 向右上方上穿,停在右肩側(cè)(掌心向內(nèi)),指尖向上;眼平看右 前方(圖3-62)。

要點:左掌向上穿,右掌向下插時,兩臂要貼近身體,動 作要一致,兩手的小指要向里裹勁,手腕手背要平直,手指挺

直;身體要穩(wěn)定,不偏不倚;頭要頂,腰要塌,兩腿要靠緊,右 腳不可著地。

8.進步右挑掌(金雞報曉)

右腳向前進一步,膝部微屈,左腳隨之跟進半步,體重偏于 左腿,同時兩臂右上左下分開,右掌挑起,高與眼平,指尖向 上,臂微彎曲,左掌下落停于左跨旁,掌心向下,臂部不要伸 直,眼看右手食指梢(圖3-63)。

圖片42

要點:右手前挑和左手下落要與右腳落地協(xié)調(diào)一致,上挑 的手要用力,兩肩要松,頭要頂,腰要塌。

9.進步左劈掌

左腳左掌不動,右掌向外翻轉(zhuǎn)下壓,掌心向上,同時右腳略 向前移,腳尖外撇約45度;眼看右掌(圖3-64)。

左腳向前進一步,右腳隨著跟進半步,重心偏于右腿;同時 左手順著右臂內(nèi)側(cè)向前劈下,高與肩齊,右掌撤到腹前,掌心向

前下方;眼看左掌指(圖3-65)。

圖片43

 

 

要點:墊步要和右掌翻壓動作一致,左腳前進要與右掌前 劈動作一致,左腿膝部微屈,腰要塌,肩要松。

10.進步右劈掌

兩掌變?nèi)?,左拳下落,?jīng)胸前由下頦處向前、向上伸出 (拳心向上),同時左腳向前墊步,腳尖外撇;上勢不停,右拳 順左臂內(nèi)側(cè)前伸,待兩拳接近時,速向里翻轉(zhuǎn)變掌前劈,髙與肩 齊,左掌撤至腹前,兩掌心斜向前下方,同時右腳前進一步,左 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偏于左腿,成右劈拳勢;眼看右掌(圖3 -66)。

要點:與左勢完全相同,唯方向相反。

11.獨立左劈掌(金雞獨立)

兩掌變?nèi)?,右拳下落?jīng)胸前由下頦處向前、向上伸出,拳心 向上;上勢不停,左拳隨即順右臂內(nèi)側(cè)前伸,待兩拳接近時,向內(nèi)翻轉(zhuǎn)變掌下劈,髙與腰平,右掌撤到腹前,兩掌心向前下方; 同時右腳撤至左腳位置急速落地,屈膝半蹲,左腳隨之提起,靠 在右踝關(guān)節(jié)處,腳尖上翹,成右獨立步,眼看左掌(圖3-67)。

 

圖片44

要點:先將右手撤回向上伸出,左掌下劈要和右腳落地動 作協(xié)調(diào)一致,獨立步要穩(wěn),右腳落地,要沉著有力,腰要塌,頭 要頂,肩要松,身體要穩(wěn)定。

12?進步右崩拳(金雞食米)

與前“金雞食米”動怍及要點完全相同,唯方向相反(圖3 -68)。

13.轉(zhuǎn)身左撐掌(金雞抖翎)

與前“金雞抖翎”動作及要點完全相同,唯方向相反(圖3 -69、70)。

14?獨立下插掌(金雞上架)

與前“金雞上架”動作及要點完全相同,唯方向相反(圖3 -71)。

 

圖片45

進步右挑掌(金雞報曉)

與前“金雞報曉”動作 及要點完全相同,唯方向相 反(圖3-72)。

進步左劈掌

同9動作,唯方向相反 (圖 3-73、74)0

如此往返重復練習,數(shù) 量因人而宜。

收勢

打到起勢位置,并做出

進步左劈掌以后,左臂屈肘,左手由胸前下落,兩臂垂于身體兩 側(cè),同時左腳收回,靠攏右腳,成立正姿勢。

 

圖片46圖片47

用法:(金雞獨立)假設(shè)對方右手向我肋部擊來,我的左 手接住對方右手向下、向后捋帶,同時用右掌向?qū)Ψ礁共看翐簦?力達指尖。若對方趁我左手回帶之時,出左手向我面部擊來,我 則趁機,右手截住對方左手,并且回帶,出左手向?qū)Ψ酱翐簟?br />
金雞抖翎假設(shè)對方右拳向我面部擊來,我頭部向左稍偏,趁 機用右手內(nèi)旋,掌心斜向外抓住對方右手腕部繼續(xù)旋臂外撐,左 手向?qū)Ψ接依邫M擊。力點在掌根及掌外沿。

金雞上架、金雞報曉:假設(shè)對方左拳向我面部擊來,我稍向 左轉(zhuǎn)體用左掌推開來拳,趁勢右掌向?qū)Ψ礁共浚ㄒd部)挑去, 力在食指上方。

雞形的學練提示:

在雞形的手法練習上,有穿掌、撐掌、插掌、挑掌、 劈掌等,變化較大。練習時手法一定要清晰,手法分明。

在下肢上,有三體勢步、馬步、獨立步等,這些步型 的變化要清晰,動作要規(guī)范。

手腳配合要協(xié)調(diào),尤其金雞獨立的手腳配合,后腿蹬 勁既要充足,前腿落步還要平穩(wěn)。

每個動作練習要完整,勁力要充足。

(七)鷂形

鷂屬于猛禽類。鶴形動作中采用了 “束身”、“人林”、鉆 天”、“翻身”等象形取意的拳法動作。著重身法和手法的變化, 比虎形、鼉形、蛇形較為復雜。例如“鷂子翻身”動作,兩臂 的擺動必須與身形、精神協(xié)調(diào)配合,突出的表現(xiàn)了剛健完整的神 態(tài),對肩部、腰部、胯部以及眼法的訓練要求很高。鷂形動作沿 直線行進。

預備勢

同三體勢(圖3-75)。

鷂子束身勢

兩掌變?nèi)?,右拳翻轉(zhuǎn),拳心向上,由左前臂下面向前、向上 伸出,高與眼平,左拳在右拳前伸的同時,拳心翻轉(zhuǎn)向上撤至腹 前,兩拳拳心均向里,左腳在兩掌變?nèi)?,先向前墊步,然后 右腳在右拳上伸的同時,再向前進一步,左腳隨之跟至右腿內(nèi) 側(cè),左腳靠緊右踩關(guān)節(jié)處,腳尖上翹;眼看右拳(圖3-76)。

圖片48

 

要點:右拳伸出要和右腳落地整齊一致,身體要平衡穩(wěn) 定,肩要沉,腰要塌。

鷂子入林勢

左腳直向前進一步,右腳位置不動,重心仍在右腿,腳尖略 向外撇,同時左拳直向前打出,高與胸平,拳眼向上,右前臂向

形意擊 外、向上翻轉(zhuǎn)上架,右拳置于右額角前,拳心向前,拳眼向下, 成左順步炮拳勢,眼看左拳(圖3 - 77)。

要點:左腳進步要與左拳打出、右拳上架整齊一致,左臂 不要伸直,左肘與左膝要上下相對,兩膝關(guān)節(jié)要微向里扣,兩肩 要向下沉。

鷂子鉆天勢

右前臂向外旋轉(zhuǎn)下落,拳心轉(zhuǎn)向上,左拳先向外翻轉(zhuǎn)再向里 扣;右拳順著左腕上方向前、向上伸出,高與眉齊,拳心向內(nèi); 左拳撤至右肘下方,拳心向下,左肘靠近胸部左側(cè),同時左腳稍 向前墊步,腳尖外撇,右腳在右拳上伸的同時,向前進一步;眼 看右拳(圖3-78)。

要點:右拳下落時,前臂(包括肘部)要向里裹勁,將 拳心轉(zhuǎn)向上之后再向前伸出,右拳前伸要和右腳進步整齊一致, 肩要沉,頭要頂。

鷂子翻身勢

身體向左轉(zhuǎn),右腳尖向里扣;同時右臂屈肘隨身體向左轉(zhuǎn), 左拳在右肘下面也隨之外旋轉(zhuǎn)動,經(jīng)胸前伸至左肩前,右拳下落 在左肘下方,左拳向左上方翻轉(zhuǎn),拳心向里,不停,兩拳再由面 前向右后轉(zhuǎn),右拳轉(zhuǎn)到右后方,屈肘將右拳收至右腰側(cè),拳心向 上,左拳由右肩前下落,經(jīng) 腹前翻轉(zhuǎn)向身體左側(cè)伸出,

拳眼向上,高與腰平,同時 身體左轉(zhuǎn),右腳也隨之扭 直,如三體勢步形;眼看左 拳(圖3-79)。

要點:身體由右向左 轉(zhuǎn),再由左向右后轉(zhuǎn),再復 轉(zhuǎn)向左,反復轉(zhuǎn)動中間不要 停頓,眼神也必須隨著兩臂 轉(zhuǎn)動的方向向左右看;隨右 臂轉(zhuǎn)到右后方,再猛然向左轉(zhuǎn)頭,最后向左轉(zhuǎn)動時,身體略向下 蹲,但不要俯身太大,要完全以腰為主轉(zhuǎn)動,以保持全身完整。

 

 

 

 

圖片49圖片50

鷂子束身勢

 

同2動作,唯2是由三體勢開始,而此勢是由兩手握拳,轉(zhuǎn) 身動作開始(圖3-80)。

鷂子入林勢(圖3-81)、8.鷂子鉆天勢、

鷂子翻身勢

分別與3、4、5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圖片51

 

收勢

往返練習,打到原來起勢位置,仍用鶴子翻身勢回身,稍 停,將左手左腳收回,成立正姿勢。

用法:鸛子束身勢、鷂子人林勢:假設(shè)對方以右拳擊我面 部,我以右鉆拳接住對方來手,向上格架,左拳向?qū)Ψ接依邠羧ァ?br />
鶴子鉆天勢:假設(shè)對方以右拳向我胸部擊來,我用左手扣掛 住對方右手,并且回帶,同時,出右拳向?qū)Ψ矫娌繐羧ァ?br />
鷂形動作的學練提示:

鷂形的步法與形意拳的基本步法稍有區(qū)別,在練習進 步時,右腿蹬地后,直接右腿向前上步,形成獨立步,重心平穩(wěn) 移動,落腳后重心一定要穩(wěn)。

鷂形的手法練習時,拳從口出,擰腰出拳,力達拳面。

手腳配合時,注意鷂子束身時,右拳與右腳同到,沖 勁不要過大,避免重心向右傾斜。人林勢的上手>后蹬腿同時完 成動作。

在意、氣配合上,要前沖、后倚、提頂、氣沉丹田同 時進行。

 

(八)燕形

此形著重表現(xiàn)了燕子下落抄水的靈巧。在內(nèi)容上,由起伏、 前縱、獨立和旋轉(zhuǎn)等動作組成,能很好地鍛煉腰部、腿部以及 肩、髖各關(guān)節(jié)?!把嘧映币粍荩磥砗唵?,實際上它既要求 上下配合的完整不懈,又要求靈活和快速有力,縱得要遠,落得 要穩(wěn),身體左右轉(zhuǎn)動時,精神必須完整配合,做到形神合一。燕 形沿直線往返練習。

此形在傳統(tǒng)練法中,多為打出左劈掌之后向右回身,如果為 了更全面地鍛煉身體,學者可以參考右勢回身的練法,在回身前 再加上一個右劈掌,就可以向左轉(zhuǎn)回身了。這樣可以去時用左勢 “燕子抄水”,回時用右勢“燕子抄水”,如此左右反復地鍛煉, 對身體會有更全面的收益。

預備勢

同三體勢(圖3-82)。

燕子抄水勢

右掌向左前臂下方伸出,然后握拳向上、向右劃弧,再由 右下方經(jīng)體前向上方挑起,左掌同時變?nèi)S右拳右轉(zhuǎn)屈肘回收, 經(jīng)胸前向左下、向左伸出,與右腕交叉成十字手勢,立即再將左 拳由內(nèi)轉(zhuǎn)至右拳下面,拳心向下,右拳拳心向左;身體先向右 轉(zhuǎn),再向左轉(zhuǎn)回,重心在兩腿中間,左膝略向前弓,右腳跟離 地,膝部向下彎曲;眼平視前方(圖3-83、84)。

要點:上體轉(zhuǎn)動時不要過于俯身,要以腰為軸心,速度要 快,眼神隨著轉(zhuǎn)動掃視,腰要塌,肩要沉,右腳掌要盡力蹬地。

 

圖片51圖片52圖片53

 

上勢略停,右腳盡力向前進一步,屈膝半蹲,左腳隨之跟 進,靠在右踝關(guān)節(jié)處,腳尖翹起,兩腿靠緊;同時兩臂由上向左 右分開,兩拳高與肩平,拳眼向上,兩肘微屈;眼平視左前方 (圖 3-85)。

兩拳分開要和右腳前進的動作整齊一致,縱跳要遠,落下要穩(wěn),腰要塌,頭要頂。

進步右崩拳

左腳向前進一步,右腳隨著跟進,右腳跟緊靠左腳跟,兩腿 屈膝半蹲;同時右拳收經(jīng)腰側(cè)向前打出,拳眼向上;左拳變掌向 里翻轉(zhuǎn),扣于右腕部,眼看右拳(圖3-86)。

要點:右拳打出和左腳進步動作要整齊一致,肩要沉,腰 要塌。

左劈掌

右腳不動,左腳前進半步;同時左掌順著右拳向前劈出,髙 與肩齊,掌心向前下方,右拳變掌撤至腹前,姿勢完全與三體勢 相同;眼看左掌(圖3-87)。

要點:完全與五行拳中劈拳勢相同(參閱第二章第二 節(jié))。

 

圖片54

回身勢

左掌下落變?nèi)?,收回左腰?cè),右掌也隨之變?nèi)T谟已鼈?cè), 兩拳心均向上;同時以左腳腳跟為軸,腳尖里扣,身體向右后 轉(zhuǎn),右腳尖也隨之扭直,完全與劈拳勢回身相同,眼看前方 (圖3-88)。

進步左劈掌

右腳向前墊步,腳尖外撇,同時右拳經(jīng)胸前向上,向前伸 出,高與眼平,拳心向里,然后左腳前進一步,左拳變掌順著右 前臂向前劈出,成左劈拳勢,眼看左掌(圖3-89)。

 

圖片55

 

燕子抄水勢

同1,唯方向相反。

進步右崩拳

同3,唯方向相反。

左劈拳

同4,唯方向相反。

回身勢

同5,唯方向相反。

進步左劈掌

同6.,唯方向相反。如此往返

重復練習。

收勢

打到起勢位置,用劈拳回身勢后轉(zhuǎn),并做出進步左劈掌,隨 后將左腳撤回,靠攏右腳;同時左掌由胸前下落,兩臂垂于身體 兩側(cè),站起成立正姿勢。

用法:(抄水勢)假設(shè)對方從身后向我擊來,我迅速左轉(zhuǎn) 身用左拳接住對方,然后右拳向前抄舉,隨之兩拳內(nèi)旋分開,兩 臂同時分開,右拳向上格架,左拳向前劈砸對方,力點在拳輪。

燕形動作的學練提示:

在練習燕形的步法時,右腿蹬地后,直接右腿向前上 步,形成獨立步,步法要輕靈、平穩(wěn)。

燕形的手法練習時,挑拳下砸一氣呵成。

燕子抄水的手腳配合時,注意雙拳與右腳同到。進步 右崩拳時,右拳與右腳同到。

(九)蛇形

蛇形主要模仿蛇之盤旋屈伸,過去稱“蛇有撥草之精”,就 是形容它的曲折吞吐,伸縮往來的巧妙。因此,在練法上,應(yīng)該 使動作柔鈿,靈活,開合吞吐鮮明,周身節(jié)節(jié)貫通,在曲折中力 求用勁完整。蛇形動作是左右勢反復,沿波浪形曲線斜向前進。

預備勢

同三體勢(圖3-90)。

圖片56

 

 

 

蛇形右勢

左腳向前墊步,屈膝略 蹲,右腳也隨之略向前跟 步,腳跟離地,膝部向下彎 曲,體重移于左腿,同時右 掌由腹前向左下方插下,掌 心向外,指尖向下,手背貼 在左跨前,左臂也隨之屈 肘,左掌收到右肩前,掌心 向外,指尖向上;眼看右前方(圖3-91)。

上勢略停,右腳向右前方邁一步,左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 仍偏于左腿;同時兩掌變?nèi)?,右拳由下向右、向上撩出,高與腰 平,拳眼向上;左拳撤至左跨旁,拳眼向上,身體略向前傾,眼 看右拳(圖3-92)。

 

圖片57

 

要點:①右掌向下插和左掌向上穿要緊貼身體,左腳墊步 和兩掌上下變動要整齊一致,跨要松,肩要沉,頭要向上頂。② 右拳向前撩和右腳進步要整齊一致,右腳進步務(wù)要經(jīng)過左腳內(nèi) 側(cè),再與右拳同時動作,右臂不可伸直,頭要頂,腰要塌。

 

蛇形左勢

右腳向前墊步,屈膝略蹲,重心移于右腿,左腳也隨之跟進 半步,腳跟離地,膝部向下彎屈;同時左拳變掌,由左經(jīng)腹前向 右跨旁插下,掌心向外,指尖向下,右拳變掌屈肘收于左肩前, 掌心向外,指尖向上,眼看左前方(圖3-93)。

上勢略停,左腳向左前方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 仍偏于右腿;同時兩掌變?nèi)?,左拳由下向左、向上撩出,高與腰 平,拳眼向上;右拳撤至右跨旁,拳眼向上,身體略向前傾;眼 看左拳(圖3-94)。

 

圖片58

 

 

要點:與前蛇形右勢同,唯左右相反。

蛇形右勢


回身勢

打出蛇形右勢之后再回身,右臂屈肘,右手由拳變掌收至左 肩前,掌心向內(nèi),指尖向上,左拳變掌向右胯旁插下,掌心向 外,指尖向下,右腳提起向左腳外側(cè)扣一步,同時以左腳掌為 軸,身體左后轉(zhuǎn)約180度,屈膝半蹲,重心偏于右腿,左腳跟微 離地面,眼看左前方(圖3-95)。

蛇形左勢

同3,唯行進方向相反(圖3-96)。

蛇形右勢

同4,唯行進方向相反(圖3-97、98)。

收勢

反復操練,待打至起勢位置,打出右勢回身之后,再打出蛇 形左勢(參見3-93、94),將左拳收回,由胸前落下,同時將 左腳收回,靠攏右腳成立正姿勢。

 

用法:(蛇形右勢)假設(shè)對方左腿在前,以右拳向我面部 擊來,我以左掌向右攔截對方來拳,同時,上右步至對方身體左 側(cè),用右拳由左向右迅速將對方撥出。

蛇形動作的學練提示:

進行蛇形步法練習時,是沿波浪形曲線斜向前進。在 支撐腿屈蹲支撐身體重心的情況下,繼續(xù)蹬地進行上步練習。這 時,注意支撐腿一定放松后充分蹬地,不能站起后再蹬地上步。

蛇形的手法練習時,不要做成直接上挑拳,因蛇有撥 草之能,所以手法上要有撥勁。

手腳配合時,注意前后手的對拉勁,手腳同時完成動 作的整勁。

(十)駘形

鳥臺(tai)是傳說中一種類似鴕鳥的動物,舊拳書稱它有 “豎尾升空之能”,“下落搗物之力”。形意拳模擬這種動物形勢, 以鍛煉肩、肘各部的靈活和臂、胸、背各部肌肉的彈力。此形步 法與虎形大致相同,但是手法有區(qū)別:虎形是兩掌向前撲,而 駘形是兩臂左右回環(huán)之后,用兩拳向前沖。駘形路線同虎形, 沿波浪形直進斜打。

預備勢

同三體勢(圖3-99)。

鳥臺形左勢

左腳向前墊步,左掌下落變?nèi)?,收回腹前,右掌也同時變 拳,拳心均向內(nèi),靠近腹部;然后右腳向前進一步,左腳隨之前 跟,緊靠右踝關(guān)節(jié)處,腳尖上翹,同時兩拳向上,至頭部上方向 左右分開,劃一整圓,收至腰部兩側(cè),拳心均向上,眼平視左前左腳向左前方進一步,

右腳隨之向前跟半步,膝部 彎屈,重心偏于右腿,同時 兩拳由腰部直向前沖出,拳 心向上,兩臂微屈,兩拳中 間距離約10 ~ 20厘米,眼看 左拳(圖3-101)。

 

 

圖片59圖片60

 

 

要點:①兩臂分開劃 圓向腰部收回的動作,要和 右腿進步一致,落步后要平 衡穩(wěn)定;兩肘要緊靠肋部,

兩肩要沉,腰要塌。②左腳前進要與兩拳前沖整齊一致,兩臂不 要伸直,腕部與拳心要保持平直,不可上翹或下彎,腰要塌,頭 要頂。

鳥臺形右勢

左腳向前墊步,右腳隨之前跟,右腳緊靠左踝關(guān)節(jié)處,腳尖 上翹,同時兩拳向上,至頭部上方向左右分開,劃一整圓,收至 腰部兩側(cè),拳心向上,眼平視右前方(圖3-102h動作完全與 左勢同,唯左右相反(圖3-103)。

要點:完全與左勢同。

圖片61

 

 

回身勢

右腳提起,以左腳掌為軸,身體向左后轉(zhuǎn),隨即右腳在左腳 旁落步(距離左腳約20 ~ 30厘米),左腳在右腳將落未落之際, 提起靠在右踝關(guān)節(jié)處,腳尖上翹;同時兩拳向上至頭部上方向左 右分開,劃一整圓,收至腰部兩側(cè),拳心向上,眼平視左前方 (圖 3-104)。

 

 

圖片62

 

要點:轉(zhuǎn)身速度要快,兩拳分開下落要和右腳落地一致, 在右腳未落時,左腳即行提起,身體要穩(wěn)定,腰要塌,肩要沉,

兩肘要靠緊肋部;接上勢再進左腳,兩拳再直著向前沖出,與左 勢完全相同,唯行進方向相 反,如此左右輪換向原來方 向打回去,待打出右勢再轉(zhuǎn)身。

收勢

打到原來起勢位置時,

轉(zhuǎn)身后打出左勢,停住,將 兩拳收回落下,左腳撤回靠 攏右腳,成立正姿勢。

用法:假設(shè)對方左腳 在前,兩拳向我雙耳擊來,

我雙臂內(nèi)旋格開對方雙臂,同時蹬左腳上右步,兩拳向?qū)Ψ礁共?擊去,力點在拳面。

鳥臺形動作的學練提示:

駘形的步法與虎形的步法相同,練習時,注意上步的 方向,扣腳的方向。

駘形的手法練習時,注意兩臂夾肋而出,力達拳面。

手腳配合時,注意出拳與后蹬同時進行,同時完成。

(十一 ~十二)鷹形熊形臺演

此形是采取鷹捉物的準確勇猛和熊守御的渾厚頂豎特點,融 一而成。在動作中,起是熊形,身法要體現(xiàn)頂頭豎頸之力;落是 鷹形,兩臂要有翻落捉拿之勁。過去曾形容形意拳有鷹熊斗志的 精神。舊拳譜中有“鷹熊競志,取法為拳。陰陽暗合,形意之 源”說法,表明形意拳處處不離陰陽和攻守,不離鷹熊起落伸 縮之勢。鷹熊二字也取英雄二字諧音。故而在十二形中鷹熊二形合演為一勢。鍛煉中應(yīng)盡量使呼吸借著伸縮起落的動作上下調(diào) 節(jié),就是說,動作的伸展與收縮要密切的配合呼吸,以使動作發(fā) 勁完整,嚴密協(xié)調(diào)。此形的運行方向和路線也和虎形大體相同, 唯左右墊步時,后腳腳跟提起收在前腳后側(cè)。

預備勢

同三體勢(圖3-105)。

右鷹形落勢

左掌下落變?nèi)?,?jīng)腹部、胸部貼近下頦向上.、向前伸出,高 與眼平,拳心向內(nèi);同時右掌變?nèi)?,在左拳伸出后,右拳順著?前臂內(nèi)側(cè)向上伸,伸到兩拳接近時變掌翻轉(zhuǎn)向下按,右掌高與腰 平,左掌撤至左腰旁,兩掌掌心均向下;左腳在左拳上伸時撤至 右腳內(nèi)側(cè),腳尖著地,待兩掌翻轉(zhuǎn)下按時,左腳速向左前方進一 步,右腳隨著跟進半步,重心在兩腿中間,右腳跟微離地面,膝 部彎屈;眼看右掌(圖3-106)。

 

圖片63

要點:左腳下落時,兩掌要同時變?nèi)?,左腳與左掌同時撤 回,右掌下按,臂不要伸直,兩掌如鷹捉物,兩膝要向里扣,身 體略向前#[,兩掌下按要與左腳進步整齊一致。

右熊形起勢

右掌下落變?nèi)?jīng)腹前、腰前貼近下頦向上;同時左腳向前 墊步,右腳位置不動,腳跟提起,重心偏于左腿;眼看右拳 (圖 3-107)。

要點:右拳向上伸要與左腳墊步一致,左腳尖略向里扣, 兩膝也均向里扣,右腳掌要蹬地,頸要豎直,腰要塌,兩肩下沉。

左鷹形落勢

右腳經(jīng)左腳內(nèi)側(cè)向右前方進一步,左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 在兩腿中間;同時左拳順著右前臂內(nèi)側(cè)向上、向前伸,伸到兩拳 接近時變掌翻轉(zhuǎn)向下按,左掌高與腰平,右掌撤至右腰旁,兩掌 掌心均向下,眼看左掌(圖3-108)。

 

 

圖片64 圖片65

要點:與鷹形右勢完全相同,唯左右相反。

左熊形起勢

同3,唯左右相反(圖3 -109)。

右鷹形落勢 同2。

回身勢

待左勢鷹形打出后.以兩腳掌為軸,身體向左后轉(zhuǎn)約180 度;同時左掌下落變?nèi)?jīng)腹部、胸部貼近下頦向上、向前伸出, 高與眼平,拳心向內(nèi),右拳置于右腰旁,拳心向下;右腳隨轉(zhuǎn)體 方向向前進一步,屈膝半蹲,體重偏于右腿,左腳腳跟離地,膝 部彎曲眼看左拳(圖3-110)。

圖片66

 

要點:左拳伸出要與右腿進步動作一致,轉(zhuǎn)身時動作要 快,要保持平衡穩(wěn)定。

 

右鷹形落勢

左腳繼續(xù)向左前方進一步;同時右拳順左前臂內(nèi)側(cè)向上、向 前伸,待兩拳接近時變掌,翻轉(zhuǎn)向下按出,動作完全與前右鷹形 落勢相同,唯方向相反(圖3-111)。

圖片67

 

這樣可以左右輪換向原 來方向打回去,往返次數(shù)根 據(jù)體力和場地情況自行掌握 (圖 3-112、113)0

收勢

打到原來位置,做出左 鷹形落勢后向左轉(zhuǎn)身,再打 出右鷹形落勢,隨之將左掌 由右掌下面前伸,右掌撤至 腹前,變成三體勢姿勢,微停,身體站起成立正姿勢。

用法:假設(shè)對方左腳在前,以右拳向我胸部擊來,我向左 上步,右手熊形截住對方來拳,隨之捋帶對方右臂,同時上右 步,左掌向?qū)Ψ接壹纾ū郏┡鼔骸?br />
鷹形熊形動作的學練提示:

進行鷹形熊形步法練習時,出現(xiàn)了新的步形:騎龍步。 進行騎龍步練習時,注意掌握好身體重心和后腿的彎曲程度。

手法練習時,要與腰身相結(jié)合,擰腰出拳,擰腰劈掌。

手腳配合時,后腳不要拖泥帶水,后腳蹬地要充分。

 

瀏覽2,54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 牡丹園/花園路校區(qū)(海淀區(qū))

    查詢地圖 公交/駕車去這里
  • 首都體育學院校區(qū)(海淀區(qū))

    查詢地圖 公交/駕車去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