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一節(jié)十八勢圓形行功
太權(quán)奉的命名
何謂“十八勢”
套路是從楊式太極拳中精選具有代表性、起伏平穩(wěn)、旋轉(zhuǎn)圓活、展舒大方、不易僵硬、易于產(chǎn)生內(nèi)感 的18個姿勢組成本套路的主體,因而叫“十八勢”。
何謂圓形
一般太極拳套路,演練中需要6米以上的長方形場地,走架運勁是方圓結(jié)合。“十八勢”無需這樣大 的地方,走架回旋在1.4平方米左右的圓圈之內(nèi)。運 勁走圓不走方,呼吸運氣非上下直拉,換氣轉(zhuǎn)圓(意 念),整體上,運行線路合乎一個八卦圖形,故曰圓 形。
何謂行功
“行功”一詞出自清代太極拳名家武禹襄。行功 之道,是太極拳鍛煉的重要原則,它不是表面走架, 而是表里合一,上下、內(nèi)外統(tǒng)一的整體功。
本套路是以拳為主體,動作演練符合太極拳術(shù) 的原理,在合乎太極八勁的原則下,再配合練氣,做 到功、術(shù)同練,以提髙鍛煉的效果。
動作十八,演練走圓,合練行功,架出太極,所以 就叫做“十八勢圓形行功太極拳”。
第二節(jié)十八務(wù)?形行功
大權(quán)本的特點
不受場地限制
“十八勢”拳的練習,只要有1.4平方米地方即
可,若拳架放髙,有1平方米之地也能鍛煉。所以室 內(nèi)的客廳、餐廳、陽臺都是練習者“得天獨厚”的練拳 場地,雨天、雪天亦不怕無處鍛煉。
不受時間限制,能長能短
“十八勢”的練習,可根據(jù)練習者的時間來決定, 快則2分半鐘或3分鐘;如果時間充足,可以持續(xù)練 習不做收勢,可練10分鐘、20分鐘,也可練一個小 時或更長些時間。它的動作不會中斷,意氣也不中 斷,時間愈長,氣感愈濃,效果倍增。自感舒服可以隨 時收勢。
內(nèi)感產(chǎn)生快,氣圈收得住
“十八勢”的動作,無單腿獨立提高分(蹬)腳,也 不做屈膝全蹲下仆步等姿勢,它的架子平穩(wěn),意念不 易分散,走架只是回旋在1.4平方米范圍之內(nèi),氣 感容易形成,不易外散,內(nèi)感的產(chǎn)生比一般套路快 (用同等練習時間相比較)。易于產(chǎn)生內(nèi)感的原因有:
(1)配合練氣;(2)動作選擇平穩(wěn),上肢三個關(guān)節(jié)能松 開;(3)沒有過高、過低的姿勢,不會犯硬犯僵;(4)套 路與眾不同,不會有與別人比髙低的思想產(chǎn)生,所以 意念能夠集中。
好學易懂,短小精悍
一般的套路,學會需要20?30天(早晨> 時間, 而“十八勢”只要學員認真,一個星期就可學會。待學 會套路后,逐步再向深處著手。
體強體弱都能練
體強者,可練低架子,架勢放低,動作正確,下肢 就覺得力。體弱者,可練髙架子,步子小,下肢不覺 吃力。
晴天雨天均可練
晴天可到外面練,找到1.4平方米的地方,就是 鍛煉的場地;雨天可在家中練。
第三節(jié)十八勢圓形行功
太權(quán)本的風格
走架圓形不失傳統(tǒng)
“十八勢”走架布局上,是運行在1. 4平方米的八卦圓形的圈子內(nèi),這同走長方形地盤的套路有所 區(qū)別。但在走架的總體上,它不失傳統(tǒng)風袼:虛領(lǐng)頂 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等10個要領(lǐng),是“十八勢”的
靈魂;棚、捋、擠、按、采、洌、肘、靠、進、退、顧、盼、定 的太極十三勢是本套路的鍛煉原則。傳統(tǒng)的靈魂、原 則不丟,五形八卦具備,這是“十八勢”楊式太極拳的 本質(zhì)所在。
方向明確,方位端正
練習“十八勢”,不走單純的線路。走架方向:東、 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轉(zhuǎn)換圓 活有序,變動自然,不僵不硬,安然舒適,套路富有傳 統(tǒng)色彩。
起于中央,收于原地,中土不丟動作起勢于圓圈中央,待全套練完,收勢仍然在 原來的位置,如果要連續(xù)演練,可不做收勢動作,不 管連續(xù)幾遍,只要練習者把握住步法的均衡,收勢就 不會離開原地。中土不丟,這是“十八勢”一個突出的風格特點。
意念集中,肢體放松
意念集中是練好太極拳的主要因素。只有大腦 安靜,意念集中,才能使肢體放松,走架自然靈活。 “十八勢”是以健身為宗旨的套路,不是競技套路。由 于套路與眾不同,動作本身決定練習者不會有與他 人有比試的念頭,所以不易產(chǎn)生雜念,寧靜致遠求健 身,邊練邊尋求自己的內(nèi)在感受。
瀏覽1,6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