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樣的民間結社組織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中長期存在的一個顯著的社 會現(xiàn)象,而這一現(xiàn)象又往往同中國武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清代以來,以河北 地域為中心的民間秘密結社現(xiàn)象尤其突出,其中的義和團運動更是把武術與這一 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因此,探尋河北武術與“民間秘 密結社”及“義和團”的相互關聯(lián),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一、“民間秘密結社”及“義和團”簡介
民間宗教和各種結社組織在中國早已有之,眾多的民間宗教和秘密結社組織 也構成了清代歷史上著名的秘密社會。中國的民間宗教經(jīng)過東漢、魏晉至南宋的 醞釀,到元代形成了著名的白蓮教。明末清初,白蓮教更向社會下層群眾傳教收 徒,發(fā)展力量,形成了許多支派。清代初期,民間宗教教派蜂起,其活動蹤跡不僅 遍及中國的南北方十余個省份,而且伸人了統(tǒng)治階級的心臟一-京師及其府縣, 并開始與農(nóng)民的反清斗爭相結合。另外,這個時期由于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相 互作用與影響,一些不滿清朝統(tǒng)治的明朝遺民也建立了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天 地會等眾多秘密結社組織。清代乾隆中葉至嘉慶中葉的60多年間,民間宗教與 秘密結社組織達到了繁榮的頂峰?!捌渲饕獦酥臼?,它們組織了數(shù)次規(guī)模巨大、影 響深遠的反清武裝起義,把清朝統(tǒng)治由鼎盛推向了下坡路”。$嘉慶末期之后的80 多年間,民間宗教在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鎮(zhèn)壓下相繼土崩瓦解,而天地會、哥老會等秘 密結社組織則在太平天國革命、義和團運動乃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斗爭中,均 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民間宗教和秘密結社組織的主體一般都是各種深受統(tǒng)治階級殘酷壓榨的社 會下層人民,如農(nóng)民、兵士、流民、手工業(yè)者、小商販等。在當時民族矛盾和階級矛
①乍尚英:《源同流分:民間宗教與結社》.遼陽:遼寧人民出版社丨997年版,第1~3頁。
盾空前激烈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早在順治、康熙時期,由白蓮教發(fā)展演變而來的清茶 門、大乘、無為、混元、黃天、八卦、弘陽等教派及其他一些秘密結社組織,便已開始 了積極的發(fā)展壯大活動。在這些民間宗教和秘密結社組織的種種活動中,武術不 可避免地成為了廣大民眾的活動內(nèi)容和活動開展形式,在此起彼伏的反清運動浪 潮中,中國武術同樣也義不容辭地成為了這些一無所有的社會底層人士抗暴自衛(wèi) 的主要手段。到了清朝末期,興起于1900年前后的義和團運動,更是一場“以農(nóng) 民為主、以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民間宗教和拳術為主要武器的反帝愛國斗爭”,?同時 也把這種民間宗教和秘密結社組織的武術活動推向了頂點。
二、“民間秘密結社”及"義和團”與河北武術
(一)民間宗教與秘密結社中的河北武術
清朝以來的官方檔案中有許多河北民間宗教和秘密結社組織的武術活動相 關記錄。
1.金鐘革與大刀會
早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就有關于大刀會的官方記載。嘉慶二十年(1815)直 隸官府抓獲“逆匪”劉玉隴,再三審訊,始知金鐘罩的一些內(nèi)情。乾隆五十八年 (1793)河南杞縣人張懷錦傳金鐘罩法給山東冠縣張洛焦,張傳同縣人郭洛云,郭洛 云再傳給劉玉隴。據(jù)劉玉隴供稱,嘉慶十二年他在深州因賭博涉訟時在借宿的劉 老瑞家中發(fā)現(xiàn)一本“符咒破爛書本,問知系學習金鐘罩所用,名為山神冊官詞”。 劉玉隴又從張老廣處習得金鐘罩符咒:“符系畫一盔甲人形,中寫金甲、袖甲等字。 咒系:神位祖師老爺,弟子(請)祖師助力保佑,祖師面前討力,金盔護頂,甲領甲袖, 金甲罩身,刀劍鐵尺不能傷身?!?據(jù)此可知,金鐘罩實際上是一種習練刀槍不人的 硬氣功。金鐘罩在練習時所附加的一系列請神、吞符、念咒的神秘儀式,也給它罩 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晚清山東曹、單一帶盛行的大刀會據(jù)說是由河北河間府人趙天吉傳人的。趙 天吉武藝高強,傳的是坎門,也叫玄門。同治十四五年間山東曹縣燒餅劉莊人劉 士端向趙天吉學習排磚、刀槍等武術。光緒二十年(丨894)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山東曹 州府土匪盛行,劉士端即組織大刀會自衛(wèi),在地方上捕獲巨盜多名,“于是鄉(xiāng)民互 相學習,藉資保衛(wèi)”?!班l(xiāng)村大戶,多有雇以保家。甚至營縣局卡,亦有招募防衛(wèi)。 因之蔓延傳習,愈結愈盛。東省最眾,豫省次之,皖又次之,徐郡與東省壤地相接, 近亦有人入其會者,共約有二三萬之多”。?
譚華:《近代中國社會變革與武術的進步》,《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1期,第116^127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輯部:《義和團檔案史料續(xù)編(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丨950 ?。 邵雍:《中國會道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丨997年版.第丨50-丨57頁。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輯部:《義和團檔案史料續(xù)編(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5~1丨頁。
演習棒的紅陽教、八卦教
據(jù)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錄副奏折》表明,嘉慶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 日,大學士劉擐之奏折中就有描述乾隆中葉在通縣流傳的一首有關該縣羊修店人 李國有及其加人的當?shù)丶t陽教情況的歌謠:“大周俞有個劉三祖(劉興禮),徒弟度 有一萬五。大徒弟李潮佐,二徒弟是小崔五,大徒弟使的鉤連槍,二徒弟使的月牙 斧。先平通州城,后平順天府這表明當時通縣流行的紅陽教具有明顯的反清 政治目的,其教徒使有鉤連槍、月牙斧等兵器,說明該教眾也應該有相應的武藝操 練內(nèi)容及活動,而且人數(shù)甚眾。嘉慶十八年,通縣流行的紅陽教眾果然成為天理 教起義的一支生力軍。
八卦教是清代華北地區(qū)勢力最大、影響最深的一個民間宗教教派。八卦教的 創(chuàng)始人是劉佐臣。他于順治末年在京師拜太監(jiān)、紅陽教首領魏子義為師而創(chuàng)立。 八卦教在初創(chuàng)時期,也是以為人治病作為傳教收徒的主要方式?!扒宕腥~前后, 八卦教又增加了運氣練功、演習拳棒等武術方面的內(nèi)容。其教內(nèi)分為文弟子和武 弟子,文弟子運氣煉功,武弟子演習拳棒。這對于其他民間宗教有很大影響,此后 他們紛紛效尤。另外,光緒年間的義和團與八卦教中的武弟子就有師承關系”。 八卦教的支派較多,最主要的有震卦教,離卦教,坎卦教、先天教和八卦金丹教等。 其中,離卦教尤其提倡武術,在平日做完宗教活動后,教首往往教授徒眾進行拳 術、棍棒等的習練,因此很受民間習武者敬仰,他們的拳術套路堪稱一家,對當時 其他民間宗教各教派的習武活動深有影響。離卦教還規(guī)定,把食指、中指并著壓 在無名指上,名為劍訣,教徒平日見面時即用劍訣為聯(lián)絡暗號,頗有武林風度。
天理教文武弟子
嘉慶十八年0813)九月,直隸順天府大興縣宋家莊人林清以京畿的坎卦教為 基礎,統(tǒng)一了京畿和直隸地區(qū)的各個教派,又聯(lián)合李文成和京畿的馮克善等創(chuàng)立 了天理教,并在京畿和直魯豫三省交界地區(qū)發(fā)動了規(guī)模浩大的天理教反清起義。 天理教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文、武兩大集團,其中馮克善尤其精通拳術槍 法,總領武卦。從嘉慶十六年開始,馮克善就和徐安國在直魯交界地區(qū)傳教和教 授拳棒,他們聯(lián)合了當?shù)氐牧x和拳、金鐘罩、紅磚會和“紅衣健婦營”等武裝力量, 精練武藝,不畏強權,留下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林清擔任天理教的天 皇并親自在京師發(fā)起了攻擊紫禁城的行動,雖然起義最后失敗了,但是對于打擊 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以及推動武術的發(fā)展等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
(二)“義和團”運動中的河北武術文化管窺
1.“義和拳’’與“義和團”
光緒二十三年(1897),以德國霸占膠州灣,強行將山東劃為其勢力范圍并唆使 天主教徒橫行霸道,在廣闊的華北大地上引燃了聞名中外的轟轟烈烈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以山東和直隸為中心的華北人民以義和團的形式發(fā)動和組織群眾, 把斗爭矛頭直接指向帝國主義者,打擊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企圖,顯示出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頑強斗爭精神和巨大力量。
義和團的前身是義和拳。義和拳是義和團的源頭,這一觀點已為史學界大多 數(shù)人士所承認。也有學者認為,義和拳與明末棒棰會有著淵源關系。據(jù)史載,明 熹宗天啟二年(1622),徐鴻儒在山東領導聞香教反明武裝起義時,應其請求,直隸 景州于弘志等人率數(shù)萬名棒棰會成員參加了起義軍。棒棰會是一種以演習拳棒 為主的武術團體,活動地區(qū)主要在直魯豫三省,尤以直隸北部的清河、南宮、冀州、 故城、景州、獻縣、束鹿等州縣最為活躍。于弘志等人與徐鴻儒一起被明廷鎮(zhèn)壓 后,棒棰會成員依舊在山東、直隸等各地進行頻繁活動,人清以后,直魯豫三省青 壯年更是多學拳棒。于是,義和拳作為一種拳術的名稱,便應運而生了。?據(jù)清廷 檔案記載,義和拳最初只是學習拳棒(又稱拳勇),演練拳腳,在階級斗爭尖銳時刻 則“橫行鄉(xiāng)曲”,“擾害地方”,說明義和拳既是一種拳術名稱,同時又具有反抗封建 統(tǒng)治的民間武術集團的性質,但因沒什么信仰,與民間宗教不可同日而語。乾隆 中后期以來,隨著社會階級矛盾日趨激化,農(nóng)民反抗運動日趨頻繁并逐漸向較大 規(guī)模發(fā)展,從嘉慶中葉到光緒年間,廣闊的華北大地上,練武習拳之風始終不息。 而一些所謂“游手好閑、不務本業(yè)之流,自號教師,演弄拳棒,教人學習,遍游街市, 射利惑民”,更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義和拳師紛紛在各個村鎮(zhèn)聚眾設拳廠,聲言 “滅洋”,很快獲得了當?shù)厝罕姷捻憫椭С郑瑓⒓诱呔暼毤?,演誦符咒,“詭稱 神靈附體,舞槍操棒,形類瘋顛。其附體則托以王禪、楊戩、武松、黃飛虎、羅吒諸 名。號其魁桀,則加之老祖師、大師兄、二師兄諸稱謂”。另外,義和拳師們還充分 利用了古已存在、具有自衛(wèi)性質的團練,作為互相聯(lián)絡、保衛(wèi)鄉(xiāng)里的組織。這樣, 正如一些學者所言,義和拳和團練在反帝斗爭形勢下的結合,就產(chǎn)生了一個新的 組織——義和團。@與八卦教、天理教等其他一些民間秘密結社組織相比,義和團 及義和團運動的產(chǎn)生,有著帝國主義列強和西方天主教大肆人侵中國的更為深 刻、更為廣闊的歷史背景,更為廣大的運動規(guī)模和更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也更 具有反帝愛國進步性質。
瀏覽2,3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