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握棍
棍的握法分兩種,一種為正把也叫陽把(圖3-1),另一種為反把也叫 陰把(圖3-2)。虎口朝向頂端握棍為正把,虎口朝向尾端握棍為反把。棍有三個把位:上把位、中把位、下把位(圖3-3)。
一般,握棍的上部較握棍的中部和下部更容易運棍,靠近內(nèi)端握棍較為 靈活,靠近外端握棍容易放長擊遠(yuǎn)。最能體現(xiàn)雙節(jié)棍功力的把位是下把位,但是各種把位都要進(jìn)行鍛煉,在實戰(zhàn)中,因情 況而變,也要因人而宜。如敵我靠得很近的 情況下,適合用上把位;如敵握兇器,則可 距離敵人遠(yuǎn)一些并選擇用下把位制敵。再者, 初學(xué)者腕力不足,不適合握棍的外端,這樣 不但運棍費力,而且容易造成棍從手中脫出。
二、持棍
持棍是雙節(jié)棍技法起始或變換過程中的靜態(tài)定型,因此學(xué)習(xí)持棍非常重 要。下面給出了持棍的基本姿勢,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可以從中變換出一些其他的 持棍姿勢,比如與基本姿勢左右對稱的一些姿勢,也可以嘗試變換一下個別 姿勢的正反把握法。
懸棍
單手持棍,游離棍自然懸垂于體側(cè)(圖3-4)。
掛棍
棍掛在脖頸上(圖3-5)。
拖棍
雙手持棍,拖于體側(cè)(圖3-6)。
戳棍
雙手持棍,雙棍一前一后,成前戳姿勢(圖3-7)。
翹棍(單鞭式)
前翹棍:雙手持棍成倒臥“L”式,前棍上翹(圖3-16)。
后翹棍:雙手持棍成倒臥“L”式,后棍上翹(圖3-17)。
疊棍
正疊棍:雙棍重疊,單手陽把持棍(圖3-18)。
反疊棍:雙棍重疊,單手陰把持棍(圖3-19)。
搭棍
順搭棍:單手陽把持棍搭于上臂(圖3-20)。
逆搭棍:單手陰把持棍搭于上臂(圖3-21)。
扛棍
左扛棍:單手持棍扛于左肩背(圖3-22)。
右扛棍:單手持棍扛于右肩背(圖3 _23)。
拉棍
前拉棍:雙手持棍拉直,棍橫于體前(圖3-24)。
后拉棍:雙手持棍拉直,棍橫于體后(圖3-25)。
引棍
前引棍:雙手持棍成拉弓式于體前(圖3-26)。
后引棍:雙手持棍成拉弓式于體后(圖3-27)。
撐棍
和字撐棍:雙手持棍,棍成“十”字形,鏈繃緊(圖3-28)
八字撐棍:雙手持棍,棍成“八”字形,鏈繃緊(圖3-29)。
挎棍
順挎棍:一手陽把握棍于肩上,一手握棍于腋下,棍鏈半繞于上臂 (圖 3-30)。
逆挎棍:一手陰把握棍于肩上,一手握棍于腋下,棍鏈半繞于上臂(圖 3-31)。
背棍(披紅式)
左背棍:左肩右斜雙手握棍,一手持棍在肩上,一手持棍在腋下或 腰側(cè)(圖3-32)。
右背棍:右肩左斜雙手握棍,一手持棍在肩上,一手持棍在腋下或 腰側(cè)(圖3-33)。
夾棍
前夾棍:單手持棍,另一棍從前面夾于腋下(圖3-34)。
后夾棍:單手持棍,另一棍從后面夾于腋下(圖3-35)。
異夾棍:單手持棍,另一棍夾于異側(cè)腋下(圖3-36)。
藏棍
背藏棍:雙棍重疊,藏于身后
臂藏棍:雙棍重疊,藏于臂下
腋藏棍:雙棍重疊,藏于腋下
推棍
上推棍:雙手持棍拉直,成上推姿勢(圖3-40)。
前推棍:雙手持棍拉直,成前推姿勢(圖3-41)。
下推棍:雙手持棍拉直,成下推姿勢(圖3-42)。
斜推棍:雙手持棍拉直,成斜推姿勢(圖3-43)。
側(cè)推棍:雙手持棍拉直,成側(cè)推姿勢(圖3-44)。
三、持棍姿勢變換
不同持棍姿勢之間的變換練習(xí)有助于 實戰(zhàn)中應(yīng)對各種不同的情況。研習(xí)者可自 行設(shè)計持棍姿勢的變換,比如拉棍到戳棍 的變換,挎棍到推棍的變換等等。
下面的這個特殊姿勢變換被稱為 “蛇捆身”,該變換可用于熱身,長期鍛 煉有助于提高肩臂的柔韌素質(zhì)。
蛇捆身:前推棍一繞臂一背棍一后拉 棍一背棍一繞臂一前推棍,循環(huán)往復(fù),使棍繞上身轉(zhuǎn)動(圖3-45 ~圖3-51)。
瀏覽2,546次